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节 (第2/3页)
?” ??“没有。”心腹老实回答,“据说只是受伤。” ??这话说出来,永王立时面色灰败。几乎无需再费力查证,这一场较量,于他是殊死一搏,于太子而言,却是观望已久,只等他自投罗网。做过的事总能留下痕迹,太子既然早有安排,他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撇清的。 ??倘若坐以待毙,甚至如梁靖所说的,去向太子服软,这行刺储君的罪名便是铁板钉钉。 ??届时,若太子心狠按律论处,他便须把阖府性命搭进去。即便太子顾忌景明帝,留一丝余地,他往后几十年的光阴,都须在幽禁中度过,生不如死。 ??往前是绝路,退缩是深渊,而唯一能转圜的可能是…… ??永王面色惨白地踌躇半天,终是阴沉着眉目退入内室。 ??…… ??太子出巡遇刺的事并未张扬,随行的官员将士都被下令封口不提,只飞马报于景明帝。 ??景明帝闻讯大惊,生怕太子再出事动摇国本,当即遣人飞马传旨,以有要事商议为由召太子回京城,余下官员仍往梁州。他居于地位十余年,两个儿子各自是何心思,自是一清二楚,先前俩人暗里较劲,如今出了这般大事,自是头一个想起了永王,遂命人召他入宫。 ??谁知内监出去跑了一趟,带回的消息却令他惊诧—— ??永王近来向高僧大德请教佛理,昨晚独宿于静室,谁知今早仆从去扣门时却无人应答。仆从等了半晌都没动静,实在担忧,便去请王妃,哪料王妃进屋后却不见永王踪影,寻遍整个王府,也没半点踪迹。 ??王府侍卫各处找寻,没见到永王本人,却只寻到昨晚有人夜闯王府留下的蛛丝马迹。 ??如今永王府上下乱成了一锅粥,王妃哭了好几回,也不知是永王有事外出,还是有贼人大胆闯入王府。几个侍卫头领胆战心惊,王妃也不敢跟皇上奏禀,只各处忙着寻人。 ??这消息全然出乎景明帝所料,不过太子性命攸关,便也未深问。 ??待太子回京后,立刻赶赴东宫,这才得知贼人猖獗,在途中设伏,利箭几乎射穿那辆坚不可摧的车驾。太子纵有侍卫守护,也被箭支擦伤,哪怕那么点皮肉之上,因箭有剧毒,瞧着也是触目惊心。 ??景明帝大怒,当即责令刑部和大理寺压着风声严查。 ??太子既是等永王上钩,自是将对方底细摸了七八成,加上刑部和大理寺不敢懈怠,短短数日之间,便将诸般证据搜罗出来。 ??所有的证据皆指向永王,而那位却石沉大海一般,不见踪影。 ??萧贵妃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在瞧出太子有铁证在手后,立即收了从前杀储夺嫡的狠厉姿态,每日里往景明帝跟前跑,询问儿子去向,哭湿了手帕无数。而于外面遮遮掩掩的太子遇刺之事,她也不曾深问,只在景明帝试探时,哭着说永王这是遭人陷害。 ??自先前萧家的事上受了责备,永王早已听从教诲,息了争执之心,哪会对亲兄弟操戈? ??如今永王生死不明,就是千万个罪名压下来,如何能辩白? ??不过任人宰割而已。 ??案子的事她已顾不上,只求景明帝能多派些人手,将儿子寻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纵有万般罪名,她也愿去背负。 ??一通胡搅蛮缠和哭闹,愈发搅得景明帝左右为难,又是气怒又是担心,愁白了头发。 ??他并非薄情寡恩之人,当年迫于无奈舍了韩太师,便在心头藏了十多年,至今耿耿于怀。而今上了年纪,更是贪恋天伦,添了点优柔寡断、疑心甚重的毛病。他膝下荒芜,两个儿子各有所长,手心手背都是肉,自问不曾过分偏袒,如今太子险些丧命,永王却下落不明,外面还摆着悬案,哪能不头疼? ??倘若永王在场,他还有心追查深问,如今儿子失踪,萧贵妃和永王妃轮着来哭,反倒激起他些许慈父之心。最初的盛怒过去后,也不似从前焦灼。 ??案子推了数日,始终没能定论。 ??梁靖看在眼中,不动声色,待最初几日的风声过去,便仍如先前般奉命外出办差。 ??不过这回他却不曾立时出城,而是在辞别东宫后,孤身回家,去寻玉嬛。 ??第74章 第74章 ??玉嬛近来过得甚是悠闲。 ??太师案得以澄清, 韩家恢复清名, 压在心头的事卸去,整个人便轻松了不少。她随梁靖住在京城, 虽说屋宇陈设不及侯府阔丽轩昂, 胜在没有长辈妯娌的繁琐事,不必每日晨昏定省, 闲暇时便能抽空翻书,同谢鸿一道整理太师遗物, 乐在其中。 ??而永王的事,玉嬛只消揪出宫中内应,剩下的自有梁靖和太子安排。 ??她前世在宫中劳心劳力, 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