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节 (第2/2页)
楚后笑道:“长宁眼下不过十五,正是活泼的年纪,妹妹就别总束着她了。” 孙昭仪从善如流,“那臣妾便听娘娘的。” 苏菱和萧聿前后进门,一起行礼问安,紧接着,苏菱便将那套十二月花神杯呈了上去。 十二月花神杯,共十二只,均为薄胎,且通体白釉。 外壁则用青花五彩绘制了十二种花,分别为水仙花、迎春花、桃花、牡丹花、石榴花、荷花、兰花、桂花、菊花、芙蓉花,月季花和梅花,一花一杯,饶是见惯了奇珍异宝的楚后,都不免瞧出两分心意来。(1) 楚后笑道:“我一眼便知,这阿菱选的,你有心了。” “母后喜欢就好。” 长宁公主瞧着也新奇,不由道:“这样精致的物件,皇嫂是从哪儿找来的?” 苏菱道:“我也是托兄长找来的。” 楚后听到“兄长”二字,便道:“我记得苏大人已是过了弱冠之年,可定亲了?” 苏菱点头,“尚未定亲,不过正议着,也是快了……” 说到这,长宁公主的耳朵忽然动了动,若无其事地插话道:“不知是谁家的姑娘?” 这话问的再是风淡云轻,也变了味道。 明满京城的苏淮安,公主也不例外。 “长宁!”孙昭仪皱眉道。 楚后瞧了长宁公主一眼,并揶揄道:“说起来,长宁也到了该议亲的年纪。” 长宁公主下意识摸了把头上的珠钗,眨眨眼,喃喃道:“我、我没那意思,长宁是不是失言了……” 楚后被她娇憨的模样逗笑,抬手捏了一把她的脸,“本宫实在是想知道,咱们大周儿郎,究竟谁能尚公主。” 孙昭仪看着自己的女儿,不由叹了口气。 又说了会儿话,孙昭仪见楚后总是欲言又止,便知她是私下有话想与晋王妃说。 她轻咳一声,拉着长宁起身,道:“再过一个时辰便是宫宴,臣妾今儿还有副药没喝,就先回钟粹宫了。” 楚后担忧地看了她一眼,“可是又严重了?” 孙昭仪道:“都是老毛病,不碍事的。” 孙昭仪和长宁公主离开后,楚后叹了口气,道:“阿菱,你与三郎,成亲也有日子了吧。” 说罢,楚后不露声色地看了一眼她的肚子,目光温柔,无一声责备,可苏菱却感觉有一柄插在自己身上。寒冷刺骨。 苏菱低头,须臾又抬头,同楚后缓缓道:“臣妾今日其实有两句心里话,想与母后说。” 楚后拉过她手,柔声道:“你这孩子,跟我还客套什么,有话直说便是了。” 苏菱唇角带着笑意,“前两日臣妾去成王府献礼,见小皇孙粉嫩可爱,心里着实喜欢,不由也替殿下急了两分,可大夫说臣妾身子弱,还需静养一段时日,便想着,不如先替殿下纳两位侧妃,母后以为如何?” 闻言,楚后笑开,拍了拍她的手,道:“三郎娶了你,实在是他的福气。” 萧聿颔首喝茶,一言未发。 “替殿下分忧,本就是臣妾该做的。”苏菱道:“那……不知母后可有人选?” 楚后故作沉思,半晌才道:“说起来,倒是有两个人,我觉得尚可,一位是太常寺少卿文大绶之女文蔡宁,年十七,一位是吏部右侍郎左洋之女左清清,也是十七,这两个样貌才学都是上乘,阿菱可知道她们?” 苏菱到底是镇国公嫡女,楚后亦是在乎她的脸面,王妃尚无子嗣,侧妃的身份确实不宜过高。 四品太常寺卿之女,三品右侍郎之女,皆不是世家出身,哪个也比不得苏家。 刚好。 苏菱道:“臣妾见过她们几次,十分合得来。” 见她如此聪明豁达,楚后眼里的笑意不由浓了几分,“既如此……” 就在这时,那个彷如置身事外的男人,倏然将茶盏放到案几上,淡淡开了口,“再等等吧。” 楚后看向他,笑道:“等什么?” 等,便是拒了的意思。 萧聿慢声道:“母后,纳侧妃一事,容儿子再想想。” 语气淡然,但却掷地有声。 楚后笑瞪了他一眼,“合着本宫与阿菱,方才都白忙活了?” 萧聿起身,“那儿臣给母后赔罪。” 萧聿亲口拒了此事,虽是忤逆了楚后的意思,但楚后倒也不会因此落了他面子,只轻声道:“不过是家常话,说赔罪便严重了,不过三郎,你可真是浪费了阿菱的一片心意。” 萧聿唇角慢展,笑道:“是我不识好歹了。” 苏菱看着面前的男人怔住,心脏就跟被人捏住了一般,不停蜷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