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3章 义务教育 (第2/2页)
,看有没有其他人愿意来村子里当先生,这请先生的银子就我们家出了,现在沈家走了,以后学堂那边有什么花费也都我们家负责。” 沈家走了,虽然留下了一笔银子,但是也不够学堂运营多久的,还好丫丫他们家不缺银子,苏老爷子可以做主把学堂拿过来,由他们负责学堂的开销。 丫丫点点头:“嗯,这样是最好的,到时可以多请几个夫子,咱们还能把学堂建大一些,我朋友说过的,教育是强国之本,我想让附近村子里的孩子都能读书,都能学到知识。 可是如果读书要束脩的话,他们的爹娘可能就不愿意让他们来学堂读书了。 所以爹爹,我们先扩建学堂,多招点先生,然后再宣传出去只要年龄在五岁到十岁之间的都可以免束脩入学怎么样? 不过束脩可以免,之后的书本费还是要自己花银子去免的,不然要是一分钱都不花,我怕大家也就没有那么自觉去读书了。” 义务教育的概念也是一一跟她说的。 一一说他们那里现在是十六年义务教育的,孩子一直到上大学都不用交学费,他们那里的书本没这么贵,甚至是连书本费都不用交的,只有大学毕业之后,想要继续深造,才要自己交钱。 可丫丫觉得要是大家真的什么银子都不花,那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会觉得学习这件事不是那么重要,会觉得反正是没有花银子的,要是学不好,大不了就不学了就是。 但是要是自己花了银子去买书,就算是孩子们不想学丫丫觉得他们的家长应该也会拿棍棒去逼着他们学。 他们会说:“你读书可是花了老娘的银子去买书跟笔的,你还不好好学习,你是想要找死是吗?” 苏老爷子垂眸思考着丫丫的话。 他一直都知道这孩子的格局很大,心里不是想着国家,就是想着老百姓,没想到现在还想出了免束脩入学的事出来。 按照村子里的情况,如果要交束脩的话一个孩子半年的束脩是五百文,一年就是一两银子,学堂现在是有二十个孩子,一年就是二十两银子。 要是免了束脩,那一年就少收了二十两银子。 这二十两放在以前,都够他们一家省吃俭用地吃了两三年了。 丫丫这孩子现在说不要就不要,唉,还真是个败家的孩子。 可这败家败得很合他的心意。 “行,这事情就这么定了,等到教堂建好了,我就让村长去找里长,让里长去跟附近的几个村子说说,要是远一点的村子他们不介意每天走这么远来上学的话,那也可以参与进来。” 苏老爷子点头接受了丫丫的提议。 丫丫仰着脑袋想了下,终于想到了:“我们去让村长再给我们批一块大的地吧,到时在学堂边上建一排斋舍,要是有住得很远的人来读书,就让他们交银子住斋舍里,斋舍的银子一年就收一百文钱吧,这样住得近的人就不舍得住了,也就不怕斋舍地方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