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春_又逢春 第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又逢春 第65节 (第3/3页)

敌来犯,皆是凉州军挡在最前面,因而百姓对州府的官员和驻守的将士们皆十分感念,连带着对月芙等人亦心怀感激。
  眼看众人皆劝,月芙也不多坚持,朝道上看了一眼,见暂无人再来,便擦了擦额角,和妇人们坐在一起,说起家常。
  她们就坐在入城的那条阔道的一侧,能将往来的人群车马看得一清二楚。
  因昨夜的那场突袭,其余城门都暂时关闭,只有这一处开着,小小的孤城竟也显得人来人往。
  月芙在凉棚下坐了片刻,时不时看着经过的行人。
  自赵恒教会她分别不同的人之后,她也开始在不经意间注意身边的人。
  在一队结伴入城的农户之间,有七八个三十来岁的壮硕汉子。他们虽与农户们一样,穿着最简单朴素的裋褐,可他们的面容之间,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警惕感。
  月芙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才发现,他们身上的裋褐虽看起来与其他人一样,沾染着尘土和水渍,可布料上的褶皱却很少。更不一样的是,他们都戴着毡帽。
  河西气候干燥寒冷,百姓戴毡帽不足为奇,可不知为何,他们的毡帽看起来和其他农户们会戴的看起来有些不同。
  月芙不禁有些出神,又连看了那些人好几眼。
  其中一个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与她有一瞬间的对视。
  就是这一瞬间里,她忽然发现了不同在哪里。
  昨夜受侵扰的几个村庄皆是汉人聚居的地方。汉人蓄发,若戴毡帽,便会将长发盘于头顶,毡帽自然会显得有些高,且行动之间,亦能隐约看到底下乌黑的发丝。
  而这十几人的毡帽底下,似乎见不到盘发的痕迹。
  月芙立刻移开视线,不与那人对视,可心里却一下子警惕起来。
  什么人会用毡帽掩盖没有头发的事实?
  她很快就想到居住在西面高原之上的吐蕃人,而赵恒曾说过,虎视眈眈的吐谷浑人很可能已经联合了势力庞大的吐谷浑人,随时来犯。
  这时候,有乔装打扮的吐蕃人要进城,很可能目的不纯。
  她沉吟片刻,等方才那人不再注意她时,猛地站起来,召来一名随身的侍卫,低声吩咐:“让城门守将查查那几人身上是否有通关文牒,不论有没有,都要试图让他们开口说话,看看是不是吐蕃人。若是,不要声张,立刻将人拿下。”
  侍卫应“喏”,旋即转身而去。
  就在这时,远处的山林之间,一阵急促而杂乱的马蹄声正逐渐靠近。
  往来的士兵纷纷驻足,一手搭在腰间的佩刀上,警惕回望。
  那是一个大约三四十人的队伍,个个披着毛毡,身形壮硕有力,看来像羌民,可他们都束着头发,一时令人难以分辨。
  士兵们紧张地观望,一时不知该不该立刻出手,就这片刻的工夫,那几十人已经奔至近前。
  有一名正在迁徙的百姓呆怔片刻,忽然认出了其中几张面孔,登时大惊失色,猛地跌坐在地上,大喊道:“是羌人!羌人杀回来了!”
  一语宛如平地惊雷,将周遭的百姓们吓得六神无主,一面尖叫,一面四面奔逃。
  尽管附近的大魏将士数倍于那三四十名孤身闯来的羌人,众人依然害怕不已,可见昨夜的那一次突袭给他们带来多大的伤害。
  月芙本站在凉棚底下,此时身边的妇人们也已乱了阵脚,一时不知要往哪里躲。
  她不禁握紧双拳,扬声喝道:“莫慌!此乃凉州城外,守军无数,区区数十羌戎,何足畏为惧!”
  其实,此刻她亦不清楚,这几十人的身后是否还更多援兵,但当务之急,是先稳住周围的百姓。
  众人听她这样一说,不禁稍稍回神,左右看了看,果然见已有近百名士兵从各个方向奔去,暂时阻挡住羌人的靠近,这才略微安心。
  留在城中负责护卫的杨松趁机上马,一面挥动手中的旗帜,向四周守卫的官兵传递命令,一面冲百姓们大喊:“莫慌!立刻随指引入城!”
  身边已有训练有素的将士们列成几队,带着滞留在外的百姓快速往城门的方向赶去。
  素秋也赶紧回到月芙的身边,要扶着她上马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